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新闻动态   项目展示   人才招聘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关于下食堂村修造基地的搬迁公告
   我厂积极参与各地船舶招投标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四川省财政厅..
   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以港立市” 宜宾航运重整雄风
   宜宾航道局积极采取措施 迎战持..
   内河航运:优势如何凸显
   内河航运 - 内河航运简述
   什么是趸船
   我公司中标两海事趸船
   宜宾水运

联系地址: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柏溪街道喜捷社区喜捷组正街2号
邮政编码:644000
联系人:张健
手机:13890986938
电话:0831-6470289
传真:0831-6470289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内河航运 - 内河航运简述
发布来源:喜捷农机船舶汽车修造厂   发布时间:2012-06-06 10:38:30  已经被浏览了5647次

内河航运 - 内河航运简述
中国自营内河航运始于19世纪70年代。民国成立以后﹐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在抗日战争期间遭受较大损失﹐至40年代末未能恢复。中国有江河五千多条﹐总长度四十二万多公里。其中长度在一千公里以上的外流河有十五条﹐在中国发展内河航运具有很多优越条件。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轮船自由航行于中国的沿海与内河﹐航运业大半操诸外商之手﹐外船凭借雄厚资本及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处于垄断地位。在外国航运势力压迫下﹐中国内河航运业只得到微弱的发展。1911年全国有五百九十六个轮船企业﹐共有资本两千一百八十四万元﹐各种轮船一千零九十七艘﹐合计总吨十四万七千零八十七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内河航运曾一度蓬勃发展。1914年虞洽卿在上海创办三北轮埠公司﹐至1933年已拥有轮船三十三艘﹐开辟上海宁波天津福州长江航运等航线。该公司和虞洽卿经营的宁波轮船公司在航运业中自成一系。1925年﹐卢作孚集资五万元创办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至战前有轮船四十六艘﹐为后方规模最大的民营航运公司。据国民政府交通部统计﹐战前全国共有江轮三千三百三十三艘﹐计二十万八千六百一十七吨。 

    航运业中历史悠久的招商局于1930年由国民政府改为国营。其前身是李鸿章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这是晚清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成立后﹐遭到美商旗昌﹐英商太古﹑怡和轮船公司在运费上削价竞争﹐企图将其挤垮﹐继续垄断中国航运业。轮船招商局奋起应战﹐承揽漕粮﹐兼揽商货。1885年(光绪十一年)经盛宣怀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理。1930年由国民政府改为国营后﹐1932年归交通部﹐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运的机构。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轮船先后返回中国沿海内河复航﹐加之内战频繁﹐屡有征调军用﹑碰坏船只等事﹐自营航运业受到很大打击。1927年招商局只占长江航线的总货运的2.1%﹐此后虽有上升﹐但至1936年也只占16.4%。抗日战争爆发后﹐外轮陆续撤离﹐自营航运业均努力抢运上海数百家工厂的内迁器材及军用物资﹐其后又投入后方水陆交通。战时中国船舶直接间接损失总计三千艘﹐四十九万五千三百二十吨。抗战胜利后﹐各航业公司努力恢复水运交通。据1947年 6月交通部统计﹐当时轮船共一千五百零一艘﹐计十七万九千八百九十三吨。内河航运终未恢复到战前水平。
 
内河航运 - 内河航运发展三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河航运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50年代内河航运恢复和迅速发展阶段:1949年,我国内河通航里程只有7.36万公里,年货运量仅2500多万吨,到1957年发展到14.4万公里,内河货运量占国内货物周转的比重13.4%。到1961年,内河通航里程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7.2万公里。
  ②60年代以后20年,内河航运缓慢发展阶段:这时由于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重水利、水电,轻航运,到1979年全国通航河流上形成碍航闸坝1200多座;在交通运输建设中重铁路轻河运,国家对内河航运投资减少,造成大量物资弃水走陆。1979年,全国内河的通航,里程缩短为10.8万公里,内河运输在国内物资周转量中比重下降到7%。在上述通航里程中能够常年通航300吨级以上船舶仅占8.7%;能通1000吨级船舶只占4.1%。设备落后,港口吞吐能力滞后,以船代库,港口压船,船只实际航行量仅10%。
  ③80年代以来大力对内河航运整治、提高航运能力的发展阶段:
  主要表现在:第一,客货运输1983年与1952年相比,完成的客运量为7.9倍,客运周转量为5.4倍;货运量为7.2倍,货物周转量为9.3倍。到1988年,内河航运的年货运量达3.76亿吨,客运量2.15亿人次,比50年代都有较大提高。
  第二,通航里程经河道整治后有所增加。到1988年底,全国已开辟通航的里程达10.94万公里,其中水深1米以上的航道增至5.8公里。过去被称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川江,经过整治,660公里航道的最浅水深从2.1米提高到2.9米,可全年通航1000吨级轮驳船队,宜昌至重庆间船舶往返周期从10天缩短到5天。又如京杭运河苏北段,由于建成10座大型船闸,使之变成能通航2000吨级驳船的航道,年货运量从整治前的92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
  第三,在港口方面,1988年底内河港口增至1880个,其中万吨以上的深水泊位有25个,年吞吐量2.38亿吨。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比1949年前增加6倍多。比如长江干线的港口吞吐能力已达到1.2亿吨以上,这是由于沿江新建了一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新码头,同时对老港口着重进行了技术改造。
  第四,在船舶方面:1983年我国拥有轮驳船的吨位为1952年的23倍,1949年以前留下的300多万吨木帆船经过更新改造剩下的已经不到1/10。1949年的内河货运量的79%由木帆船担负,现在95%以上已由机动船舶完成。船舶机型已基本实现内燃化。现代化分节驳顶推运输有了较快发展,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6000马力大型推轮,用2000吨级驳船在长江下游编组的顶推船队已达30000吨。充分显示了现代内河航运量大的优点。在内河客运方面,新建了一批东方红11型(汉申线)和39型(汉渝线)客轮,大大改善了长江干线客运的条件,过去武汉到上海之间往返一次需要12天,现在乘快班客轮只需5天。
内河航运 - 我国内河航运发展现状
        07年 1月11日,江城武汉下了一场冬日细雨。香格里拉国际酒店“长江航运国际论坛”主会场的氛围没有受户外清冷空气的影响,显得十分融洽、庄重而热烈。怀着发展内河水运的共同愿望,200多名中外代表汇聚一堂,本着学习、交流与合作的精神,就内河航运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纵观近代世界交通发展历程,内河航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优势凸显,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内河运输量将不断增长,整个内河航运业将面临无限的发展机遇,美好前景就在眼前。
  欧洲:3.2亿人利用莱茵河—多瑙河
  内河航运的运输方式在经济和环境方面作用独特,具有非凡吸引力。世界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内河航运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内河航运的发展。
  欧洲议会议员沃特曼女士介绍说,在欧洲,莱茵河—多瑙河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几个世纪以来都是欧洲最为重要的交通系统,对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该通道流经10个国家,连接北海和黑海,运送的主要货物有农作物、化学品、矿石、钢铁等,在海运集装箱、金属产品、化学品、机械和其他产品的运输方面增长率也很高。欧洲总人口的近57%居住在莱茵河—多瑙河流域,约3.2亿人的生活与这条水运通道息息相关。
  她说,相对而言,莱茵河的开发较为成熟,而多瑙河在吃水深度、赢取高价值的货物运输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完善工作。随着欧盟的扩大,欧洲东、西部之间货物流通量迅速增加,而多瑙河在内陆水运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可以把货物运输从日益拥挤的公路运输转移到水路运输上来。因此,完善莱茵河与多瑙河的连接,已作为最大的内陆水运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提上欧洲的议事日程。
  为了更好发挥内陆水运的作用,欧洲正计划把莱茵河—多瑙河通道开发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环境良好的、高效的水运基础设施通道,因此相当重视航运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作。而这项工作所需的大笔资金,主要依靠公共投资,尤其是国家财政的投资实现。此外,由于莱茵河—多瑙河通道是横跨欧洲的交通网络通道之一,因此还可以获得高达30%的欧盟投资。
  据悉,除基础设施项目外,欧洲对沿河货物转运设施及货物加工、转运、储存的物流中心和工业中心的开发也非常重视,因为此举能促进运输模式的转变,使莱茵河—多瑙河通道在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为优化运输条件,欧洲正逐步改进内陆水运的管理水平。目前,莱茵河—多瑙河沿岸的所有国家都已认识到内河信息服务(RIS)的重要性。因为RIS有助于内陆水运成为多种运输模式链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内陆水运争取更高运输份额的前提条件。莱茵河—多瑙河沿岸各国希望,RIS所提供的通用、协调的信息服务,能有助于内陆航运的交通运输管理,降低安全与环境风险,还将为与其他运输模式的衔接提供界面,有利于内陆水运与物流的现代化发展接轨,并提供一条龙管理服务。这一泛欧洲的信息系统将在未来几年内得到实施。
  她说,作为一种在经济和环境方面作用独特的运输模式,内陆水运的协调发展成为莱茵河—多瑙河通道沿岸国家的共识。为此,欧盟已经达成了一项包含5个战略内容的共同行动计划“NAIADES”,该计划同时成为泛欧洲层面协调行动的基础。目前,莱茵河航运中心委员会已经发表声明,将与欧盟和多瑙河委员会一起,为该行动计划的实施贡献力量。除了重视多方参与的协调行动,莱茵河—多瑙河沿岸国家还十分注重调整运输方式框架的协调性和完整性,目前,在内陆水运船只技术要求的协调性方面正在取得巨大进步。此外,人员的自由流动对保证沿莱茵河—多瑙河通道运输行业协调发展极为重要。河流委员会和欧盟正继续努力,以提供统一的工作岗位要求标准,保证沿该通道运输行业的协调发展。
  在促进莱茵河—多瑙河内陆水运发展方面,河流委员会的作用不容小视。莱茵河航运中心委员会(CCNR)由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和瑞士组成。 2003年3月3日,CCNR与欧盟签署了关于加强合作的协议。他们将致力于在欧洲建立一个促进和发展内陆水运的框架体系,与多瑙河委员会的合作也将加强。
  “随着内陆水运的进一步发展,莱茵河—多瑙河通道将会成为一条横跨欧洲的、有3.2亿人口直接或间接利用的通道。”她在论坛发言中再次强调和表示。她同时希望会召开更多的此类会议,以促进中国、欧洲和荷兰之间在政府层面、行业层面和非官方层面的合作,促进内河水运的共同发展。
  中国:长江黄金水道舞动内河航运发展龙头
  与莱茵河—多瑙河水运通道对欧洲的贡献相似,长江作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贯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主要支流沟通南北,其巨大的运能资源、重要地位及作用都是其他运输方式所不可替代的。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金义华在论坛上阐述了我国长江内河水运主通道的发展状况。他说,“十五”以来,长江航运持续快速发展,货运量、周转量及港口吞吐量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超过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欧洲的莱茵河,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2006年,长江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8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94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80万TEU。同时,继苏州港、南京港之后,南通港成为长江干线第三个亿吨大港。他认为,当前长江航运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可用“五个显著”来概括——干线航道通过能力显著提高,港口通过能力显著提高,长江船舶运力显著提高,支持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航运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重要的战略机遇是长江航运发展的基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水路运输,提高内河通航条件,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和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推进江海联运”。以此为指导思想,国家和沿江省市更加重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2006年11月21日,长江航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南京召开。会上,交通部与沿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七省二市共同签署了《“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共同携手,在未来5年进一步加大长江水运建设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据悉,“十一五”期间,国家对长江黄金水道的投资将达150亿元,长江航运大规模建设的时期已经到来。
  金义华说,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经济带的运输主动脉,也是长江经济带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最大优势。长江干线沿江七省二市人口众多,占全国37.6%。资源丰富、产业密集,集聚了我国41%以上的经济总量。沿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长江航运进一步释放潜能、提高服务水平。为此,我国研究确定了“十一五”期长江航运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长江航运能力明显提高,结构明显改善,效益明显提升;航道、港口、船舶及支持保障系统协调发展,基本形成干支协调、江海直达、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长江航运网络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长江水运市场;初步实现长江航运行业管理信息化、水上监管系统化、应急反应快速化和行政执法规范化。
  金义华表示,要实现上述目标,“十一五”期长江航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做好《“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落实,统筹协调,合力实施航道治理、港口建设、船型标准化、三峡运输扩能、水运保障和干支联动六大工程,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步伐。此外,还需认真实施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强化三峡通航保障、保障重点运输、积极推进船型标准化、全面提高水运保障能力,实现长江航运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裁李绍德在论坛发言中表示,长江航运需要实现“协同发展,区域合作,和谐共赢”。李绍德认为,集装箱运输是先进的运输方式之一,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随着航运条件的改善,长江干线集装箱吞吐量逐年上升,预计将在“十一五”期末突破1000万TEU。据悉,目前中海已在长江沿线设立了十几家公司,下游设有8个分支机构,中上游设有6个分支机构,网点覆盖整个长江流域的主要港口。
  这支网络和优秀的员工队伍具有各项优势,在当地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此外,中海每周开设的长江内支线班轮已达40多班,每周单向运力约2800TEU,2005年中海在长江的运量为27.8万TEU,2006年1至10月的在长江的运量是25.1万TEU。
  为谋求更大发展,中海对“长江内河航运开发”进行了战略部署——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优势资源,通过“外联内合、优势互补”,积极参与并深度开发沿江航运市场,实现“以内引外、以内补外”的工作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并进。到2010年,中海计划在长江内河航运实现拥有船舶数71艘、总箱位达到6.74万TEU的船队发展目标,实现长江运量117万TEU。
  国家重视开发,各方热情投入,长江黄金水道美好风光在眼前!
内河航运 - 我国内河航运发展战略构想
  在此次论坛上,交通部部长李盛霖谈到了中国内河航运发展的总体构想:坚持内河航运与国家战略和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内河航运与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相协调,航道与港口、船舶以及干支线发展相协调,内河航运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和运输结构调整,同步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专业化和高效的内河港口体系。
  他说,今后5至15年,我国内河航运发展应以航道建设为重点,建成全国水运主通道,实现水网地区500吨级以上骨干航道联网;优先发展长江、珠江、京杭运河和长江、珠江三角洲水网骨干航道,兼顾发展其他重要支流航道。更加重视高等级航道的建设,使高等级航道特别是千吨级以上航道里程明显增加。重点建设重庆、武汉、长沙、南昌等重要内河主要港口,加快建设内河集装箱、矿石、煤炭、石油、液体化工品、粮食等专业化泊位。大力实施内河船型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调整运力结构,积极发展江海直达、干支直达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公司概况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宜宾市叙州区蜀南船厂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成都元鼎信息


蜀ICP备12013315号-1